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
——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簫,起源于遠古時期的骨哨,新石器時代開始以竹制作,音色既蒼涼遼闊,又空靈恬靜。
在中國古典文化中,簫不僅僅是一種樂器,它被歷代文人寄予無數(shù)情思,簫聲里,流傳的是夢想,傾訴的是情懷。
德化瓷簫既是樂器,又是藝術品
簫一般用竹子制成,最珍貴的是玉簫,但有一種簫堪比玉簫,有著“凝脂凍玉總不如”的氣質,這就是德化瓷簫,早在明代就聞名于世。
清初陸廷燦《南村隨筆》記載:
德化瓷簫,色瑩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無一二合調者。
以白瓷制簫,典雅悠揚,無以言表。
福建民俗博物館收藏有一件清德化窯瓷簫,長60厘米,呈竹節(jié)式,上端有1吹口,簫身有5個音孔,通體施白釉,冰清玉潔、清澈無瑕。德化瓷簫的音質遠勝竹簫,且不因氣候、濕度變化導致聲調變異。既是理想的樂器,又是可供陳設、欣賞的藝術品。
北京故宮博物院、日本箱根神社等都珍藏有明代瓷簫這種傳世珍品。
清德化窯瓷簫
南音是講述閩南精神的“活化石”
洞簫是泉州南音演奏的主要樂器之一,歷代德化瓷藝人都有燒制品質優(yōu)異的瓷洞簫。
南音是中國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古代不斷入閩的中原移民,把中原音樂帶入晉江流域,與當?shù)孛耖g音樂相結合。
南音讀音保留了中原古漢語音韻,演唱時講究咬字吐詞,歸韻收音,古樸幽雅,委婉深情。南音現(xiàn)存的曲目有兩千多首,是內容豐富完整的音樂體系。
南音演奏
2006年5月,南音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009年9月,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組織大會上,南音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南音中包含豐富的人文精神,傳統(tǒng)套曲《陳三五娘》講述了古代女子為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生活努力突破封建“牢籠”的故事。
《王昭君》戲里,心系家國的精神一遍遍傳唱,這是千年來文脈的傳承,是講述閩南人精神的“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是閩南人心中的“福音”。
昭君出塞
講閩南話的地方就有南音
樂隨人走,泉州南音從閩南古厝啟程,伴隨著閩南兒女的足跡,漂洋過海播種發(fā)芽。琉球御座樂即宮廷樂,與泉州南音有著深厚淵源。很多琉球人來中國學習,都在泉州停留很長一段時間,御座樂至今保留著“閩南十音”的音韻。
南音還廣泛流傳于東南亞國家,成為很多海外閩南人的故鄉(xiāng)之音。俗話說:“講閩南話的地方就有南音”。兩岸人民同根同源、同音同文。
清代,南音傳入臺灣,開枝散葉,傳唱至今,成為連接海峽兩岸同胞的重要文化紐帶。
瓷簫聲里,是訴不完的悠悠鄉(xiāng)愁,南音曲中,是唱不盡的綿綿福韻。
來源: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 福建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