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醞釀而變得更加醇美。中華文化的精髓在時代的更迭中經久不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陪伴著正在時間線上努力奔走的我們。我們的文明,涉及各行各業(yè),廣而精,深而有源。其中,手工藝制作的代代流傳讓我們震驚,傳統(tǒng)手工藝作品在當今物欲橫流,高科技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仍舊大放光彩。傳統(tǒng)手工藝品中所蘊含的文學價值,美學價值,以及獨特的時代意義是獨一無二的,它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學習和研究歷史文化的最好教材。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面對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沖擊,也肩負著發(fā)揚和傳承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我們出于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自發(fā)組成團隊,在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平臺之下,承蒙關向偉老師的指導,投身于“焗瓷”文化的學習和探討之中。
“焗瓷”的發(fā)展和興盛主要源于我國瓷器技藝的高度發(fā)展。“焗瓷”技藝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其實,焗瓷的開始在歷史文獻中并沒有清晰的文字記載,“焗瓷”技藝的最初畫面是出現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之中。正如歷史所展現的那樣,在當今的河南省仍舊有“焗瓷”手工藝的存在。我國的“焗瓷”主要從宋開始,經歷元,明,清,民國,新中國六個朝代,至今已達1000年之久。憑借著手工藝的精湛,在藝術領域里成就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焗瓷”簡單來講,就是一項瓷器以及其他手工藝品的修復和創(chuàng)作工作。其中包括,基本瓷器,女性裝飾品,項鏈,手鏈等珍貴物品的修復。同時,“焗瓷”技藝還包括在原有器物基礎上的再創(chuàng)作過程。
在我們理解中,“焗”字不同于現代漢語詞典里的意思,“焗”在這項傳統(tǒng)的手工藝中,有連接,修補之意,是緊扣“焗瓷”過程而產生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是對于“焗瓷”技藝最合適不過的描述。在我們的學習中發(fā)現,“焗瓷”僅僅從工具上就有頗多講究,針對不同的情況,配有不同大小剪刀10余把,各類鉗子,錘子,鑷子多件,不同型號的刀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另外,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還會對于工具進行再改造,達到工具方便和實用的理想效果。
我們的學習從基本的修復工具開始,那便是“釘”的制作。在“焗瓷”技藝中,“釘”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分類也是非常廣泛的。釘,作為修補工具的基本單位,一般分為棱形釘,花紋釘和文字釘等。顧名思義,前者的形狀為棱形,后兩者形狀和樣式更加豐富,是根據動物,植物,文字的原型創(chuàng)作的釘,可以使修復效果更加美觀。釘的取材也十分講究,一般要選取較好的銅,金,銀等作為材料。先將修補條用剪刀剪下,然后修形,用錘子不斷修正釘的形狀。當然花紋釘和文字釘的制作更加復雜,它還包括設計,雕刻的整個過程。最后要用砂紙打磨,達到原材料本質上亮的效果,更加美觀。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知道,釘的作用發(fā)揮還要依靠瓷器上的孔。孔的厚度,孔的角度,都會影響釘的作用,甚至影響到整件修復品能否完成。孔要打到瓷器的三分之二深度處,這個深度可以有效固定釘子,將釘子的作用力發(fā)揮到極致。黨修復完成之后,修復物品仍舊可以拿來繼續(xù)利用,盛水的容器在修復之后依舊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焗瓷技藝中的包邊過程更是考驗一個手工藝者的技術水平,技藝精湛者可以將所包邊的厚度與原器物的厚度保持一致,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焗瓷”不僅過程繁雜,而且對于手工藝者的要求較高。其中精髓也不僅僅如文中提到的一般。整個手工制作的過程,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直到完成小零件的制作,都匯聚了我們學習的經驗和成果。每一件修復品的完成都是我們一錘一刀的積累過程,是時間和人工疊加在一起的深度較量。是從觀摩,設計,到簡單制作直到作品的最后完成的過程。“焗瓷”的過程,不僅是對于傳統(tǒng)技藝的學習,更是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對于美學和設計學的另一種積累。“焗瓷”技藝的學習更有利于我們深入學習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是藝術領域里對于傳統(tǒng)美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源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對“焗瓷”的熱愛,所以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學習,通過學習不斷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我們將傳承和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以及傳統(tǒng)手工藝作為己任。我們堅信,面對傳統(tǒng)的繼承我們責無旁貸。我們還將堅持不斷學習和研究“焗瓷”技藝,將“焗瓷”這項傳統(tǒng)工藝保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