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陶是東方文化藝術寶庫的瑰寶。宜興紫砂以獨特的工藝,獨特的泥料,獨特的風格,博得了世界人民的喜愛。數(shù)百年來,在東西方陶藝藝術和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特有的貢獻。“宜興紫砂”與瓷器不同,紫砂陶表面不上釉彩,突出了泥土本身的特色。真正的紫砂只產(chǎn)于中國宜興,它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可塑性。紫砂泥生成于“甲泥”礦中,有“泥中泥”之稱。數(shù)百年來,由于泥料的特點,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獨特的傳統(tǒng)工藝。其造型千姿百態(tài),獨具匠心。紫砂陶又集中國的書畫、篆刻、雕塑、詩文于一身,具有濃郁的東方文化特色。宜興紫砂又以壺藝為代表,數(shù)百年來,名師輩出,其作品都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具有獨樹一幟的審美價值。
宜興紫砂對西方早期陶瓷的影響
在中國北宋時期(公元12世紀前后),宜興就已開始生產(chǎn)紫砂陶器皿,以日用陶為主。在公元15世紀以后,宜興紫砂逐步由一般日用陶瓷,發(fā)展為工藝美術陶瓷。隨著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宜興陶器也隨著瓷器、絲綢、茶葉一道傳到歐州。英人白謝爾寫道:“當宜興窯初輸入歐州時,歐州人從葡萄牙之稱,呼之曰:‘缽開饒’(Boccaro),斯名迄今猶存。有布齋爾(即伯特格)者,撒克遜瓷術之發(fā)明者也,于千七百零八年曾著手試驗,仿燒此窯。且著有仿燒此窯之論文,題曰:‘朱砂瓷’(Porcelain rouge)。雖斯名今已湮沒不彰,而當時仿燒,則頗著成效。后有埃勒爾者,在斯泰夫州燒造各種紅色器皿,與宜興窯之體制形成如出一范。故佛朗克(Wklla ston Franka)嘗謂英人所燒之窯,與東方者不易辨認云。”(商務版《中國美術》,戴岳澤)
最早傳入歐洲的宜興紫砂陶器,被稱為“朱砂瓷”、“紅色瓷器”。大約是15世紀以后,中國的潔凈、明朗的陶瓷輸入歐洲,使歐洲的宮廷開始拋棄笨拙的金、銀器皿。使用中國陶瓷成為一種時尚,同時被認為是擁有財富和高貴的象征。瓷器所能帶來的高額利潤,更使歐洲人趨之若鶩。許多人都試著在歐洲生產(chǎn)陶瓷器皿。最早是荷蘭的工藝師卡盧維(Jcubus Cacuwe)和米爾迪(Ariade Mide),以及英國的埃勒爾(Elcr)兄弟進行仿制宜興“紅色瓷器”的試驗。英國飲茶之風盛行,陶瓷茶具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在歐洲和美洲沒有發(fā)現(xiàn)優(yōu)質高嶺土以前,西方?jīng)]能生產(chǎn)出高質量的陶瓷產(chǎn)品。宜興紫砂陶引起了西方陶瓷匠師的濃厚興趣,被認為是最容易模仿的。
17世紀以后輸往西方的宜興紫砂陶,大部分為淺色朱泥,一般不用款印,茶壺以淺雕裝飾,瑰麗多姿。但也有風格拘謹之作。與其他瓷器不同的是,宜興紫砂主要是與茶葉一同出口的,但在制作風格上從未采用“歐洲題材”作裝飾。當時輸往歐州的許多“外銷瓷”,已根據(jù)歐州商人的要求,畫上了具有西方特征的圖案花紋,而紫砂陶卻沒有。在丹麥國立博物館,現(xiàn)在仍藏有一把早期的宜興雙流茶具。
據(jù)史料記載,早在1670年(清康熙初),荷蘭德爾夫特就出現(xiàn)了宜興窯的仿制品。歐洲著名的“皇冠”茶壺作坊也有大量的仿宜興陶制品。在喝茶盛行的英國,有個德懷特曾要求國王查理斯二世批準其生產(chǎn)制造“紅色瓷器”的專利。國王果真批準了。后銀匠埃勒爾兄弟在倫敦定居,并用堅硬的,與宜興紫砂相象的紅色粘土生產(chǎn)茶杯,茶壺時,曾被德懷特起訴侵犯其專利。這場官司見諸報端,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當時仿造宜興紫砂陶(紅色瓷器)的寶貴資料。在倫敦維多利亞博物館的藏品中就有埃勒爾兄弟的茶壺作品,其造型特征與那時的宜興紫砂壺兒乎完全一樣。
西方國家在葡萄牙傳教士克羅茲(Gaspar de cruz)于明嘉靖35年(公元1556年)訪問廣州以后,就一直想發(fā)現(xiàn)生產(chǎn)“瓷”的秘密?肆_茲是最早著書介紹中國情況和瓷器生產(chǎn)的西方人。他的著作在1569年出版。宜興紫砂傳到西方以后,受影響最大的是德國。貴族科學家特斯蔡霍斯(Tschirmhaus)用打碎中國瓷器、用其碎片與巖石、粘土作比較的方法來研究中國瓷器的秘密。其代價是太昂貴了。國王奧古斯特斯資助了他大量資金和瓷器。特斯蔡霍斯還到荷蘭和法國訪問,尋找陶瓷匠師進行交流。 1703年(清康熙四十二年),特斯蔡霍斯與著名科學家伯特格(Bottger)相識,并開始共同制造瓷器。
柏特格被認為是德國“瓷術的發(fā)明者”,他原是柏林的一個煉金匠,是歷史上著名的“邁森工廠”的創(chuàng)建人。歐洲生產(chǎn)陶瓷是從模仿宜興紫砂陶開始的。宜興“紅色瓷器”表面不施釉,那時燒成溫度大約l000度左右,紫砂泥表面上與歐洲的紅色粘土十分接近。選中宜興紫砂作為樣品模仿也不是偶然的,因為歐美大陸還沒有發(fā)現(xiàn)制造瓷器的優(yōu)質高嶺土,在陶瓷的成型、燒成上,模仿宜興紫砂是一個很好的試驗階段。歐洲的科學家在仿制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紅粘土與宜興的“紅色泥”是完全不同的。而要生產(chǎn)與中國一樣的“瓷器”,泥料是關鍵之一。
伯特格以其聰明的才智,終于在1709年3月28日宣布了其6項發(fā)明,其中就是“紅色瓷器”與“白色瓷器”。在1710年萊比錫博覽會上有“紅色瓷器”出售。其中有一筋紋茶具,完全可以看出是模仿宜興紫砂陶的。在德國奧厄(Aue)發(fā)現(xiàn)優(yōu)質高嶺土以后,伯特格終于燒制出了歐洲的第一件真正的硬質瓷器。伯特格在仿制過程中,借鑒他所能看到的宜興紫砂陶,盡量使他生產(chǎn)的“紅色瓷器”能與宜興陶相象。由于他們不了解紫砂泥獨有的泥性特點,以及當時工藝技術條件的限制,“紅色瓷器”始終沒有做出象紫砂完全一樣的效果。其產(chǎn)品有時夾有黃色及黑灰色,表面不夠致密,有時有砂眼等瑕疵。
聰明的伯特格還模仿宜興紫砂特有的淺浮雕,捏塑,打磨等技術來改良產(chǎn)品質量。用含錳和鈷的黑灰釉裝飾表面,以掩飾疵點,而使其表現(xiàn)出金碧輝煌的東方特色。那時人們說“邁森工廠”的產(chǎn)品充滿中國風格。工廠聘用了荷蘭的制陶匠師。有一位漆器繪畫師舒尼爾(Martin Schnell)專門負責繪制中國景物。在今天能看到的“波格炻器”上,仍可以看出宜興紫砂陶的許多特征。德累斯頓茨溫雅所藏的提梁壺,就用捏塑和淺浮雕等工藝手段來裝飾。在英國,有名的“弓"工廠(Bow)還有模仿德國邁森工廠的瓷塑產(chǎn)品。
在古代,由于條件的限制,歐洲的陶瓷匠師們雖然知道東方有個“宜興”,雖然知道神秘的東方是“紅色瓷器”的故鄉(xiāng),但對紫砂泥,對紫砂藝術始終只有模糊認識,因為中國對絕大多數(shù)西方人來說、實在是太遙遠了。那時,西方的陶瓷匠師們對紫砂泥的特性以及開采,煉泥、成型、燒成,對窯爐,對制作紫砂的專用工具等,幾乎一無所知。宜興陶瓷產(chǎn)品隨著貿易的發(fā)展,也傳到了美洲大陸。但美洲大陸生產(chǎn)陶瓷的歷史相對比歐洲要晚。在美國,它是先向歐洲出口高嶺土,換回陶瓷產(chǎn)品,后來才開始自己的陶瓷生產(chǎn)。 (這里說的陶瓷生產(chǎn)不包括土著民族早期的陶器生產(chǎn))瓷是中國的發(fā)明,可以說歐洲制造瓷器,是從模仿和學習宜興的“紅色瓷器”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