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wǎng) [簡體版] [繁體版] [網(wǎng)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jīng)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wǎng)動態(tài) 網(wǎng)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區(qū)動態(tài)>>廣東產區(qū)>>|
本土與國際并存 文化與工業(yè)遺存同在

發(fā)布:2015-5-26 8:29:05  來源: 南方日報 [字體: ]

  上周,臺灣企業(yè)代表團一行到禪城展開密集調研。作為南國陶都,石灣陶文化讓臺商大呼“驚艷”。而作為臺灣陶藝圣地,鶯歌小鎮(zhèn)在考察過程中也是一個被不斷提及的話題。有關方面也表達類似的觀點,希望借鑒鶯歌經(jīng)驗助力石灣西片區(qū)陶文化街區(qū)的建設。那么作為臺灣陶文化的典型,鶯歌小鎮(zhèn)究竟累積了怎樣的發(fā)展經(jīng)驗?它將給石灣建設帶來哪些啟示?

  南方日報記者 閻鋒

  1

  陶瓷日用化美學生活化

  坐在嶺南天地露天樹吧下,看著鱗次櫛比的鑊耳墻和如織的人流,與三五知己靜靜地品茗小酌,或是獨自捧杯咖啡享受著無線網(wǎng)絡的快樂沖浪……在佛山老城區(qū),嶺南天地為佛山人和過往游客提供了一個腳步慢下來的空間。在筆者看來,臺灣鶯歌首先就是這樣一個融合多種元素,能夠讓時光和心靈慢下來,靜聽靈魂的聲音、靜享泥土的芬芳之地。

  不過,首先不同于佛山嶺南天地古香古色的建筑里,處處國際化的餐飲品牌,鶯歌區(qū)的畫廊和陶文化主題餐廳讓筆者印象最為深刻,這些餐廳大多以簡約、唯美的裝修風格,匠心獨運,小到洗手間的裝修細節(jié),大到整個餐廳里彌漫的藝術氣質,美學無處不在,藝術無處不在。環(huán)境空間的裝飾加上服務員訓練有素的藝術講解服務,陶瓷主題餐廳或者說畫廊的藝術氣息是立體而生動的。

  有的陶園餐廳還打出了“復合式人文藝術餐廳”的概念,令游客們在欣賞中西藝術品的同時,進入陶文化主題餐廳開始一場視覺、味覺、嗅覺等多重感官享受之旅。嘗一口菜根香,飲一瓢茶水甘,復合式餐廳驚艷的景觀設計是結合藝術創(chuàng)意料理的經(jīng)典人文場域。隨著建筑安排的路徑,在美術館中游歷穿梭,隨著季節(jié)的不同變化,每一方停留駐足的角落,都融入了人文想象形成不同的風貌景象。自然、生活與人文空間交織成一種復合式的用餐體驗。“以天地為師,以人為本,分享生命的美好,簡約灰色靜謐里收藏人文與自然。”這打動了不少游客的心。在這樣的一家陶文化主題餐廳,人均最低消費約300元,可以享用到美國頂級12盎司牛扒。

  開放休閑、生活美學……這種結合了藝術創(chuàng)意料理的人文場域,是作為一個近悅遠來的國際性陶瓷圣地不可或缺的要素。難怪同行者中有人感慨,臺灣人把第三產業(yè)做成了“第一產業(yè)”。

  “遠離塵囂的雜亂,重溫泥土的芬芳”、“搞得渾身沾泥巴,換來滿臉是笑容”,在鶯歌區(qū)大大小小近千個鋪面里,即便是50平方米的小店里,都要僻出一大半空間給游客們DIY體驗,而貼在墻上的這些或通俗易懂、或高大上的標語,更鼓勵人們放下旅途的疲憊,親自參與到捏泥巴的歡樂中。強調互動性、參與性,其實是鶯歌區(qū)在轉型打造中,凸顯陶藝日用化、陶藝走進生活這一思路的體現(xiàn)。“臺灣較早地注意到陶瓷與生活配套的結合,上世紀80年代,臺灣就開始嘗試將陶瓷與臺燈罩結合起來進行設計。”將工作室設立在鶯歌的臺灣瓷藝大師許朝宗看來,鶯歌區(qū)各家門店都有互動參與“獨門秘籍”的背后,是陶藝與生活、文創(chuàng)與普羅大眾的緊密聯(lián)系。

  在鶯歌,即便是佛山人早已經(jīng)習以為常的、五顏六色的馬賽克格子,也能夠成為家長和小朋友們手中最有趣、最具創(chuàng)意的手工貼面工具,一張小凳子、一個創(chuàng)意小鐘表,都可以由家長帶著小朋友將各色馬賽克把它們重新打扮,然后購買回家。

 陶瓷吸水杯墊、陶瓷手機殼、陶瓷攪拌杯……新旺集瓷的玩陶廳占據(jù)了鋪面一半的大小,服務員在這里教授游客們制作陶瓷風鈴、陶瓷小魚、杯把、皂碟、名片座、杯蓋。正應了墻面上的那句話—渾身沾泥巴,卻滿臉是笑容。這里的陶藝早已經(jīng)不是石灣人眼中的僅供賞玩的案頭“公仔”,也不是從大師工作室到收藏家的收藏室就完成了它們的使命。陶瓷日用化、美學生活化,貫穿于陶藝、建筑、美食、人文等整個鶯歌的時空場域。

  2

  引入國際元素從單一走向多元

  如果你認為鶯歌只有濃縮鶯歌自身發(fā)展歷史的陶瓷博物館和陶瓷主題公園這樣的靜態(tài)展示空間,那在實地走上一圈后,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大錯特錯了。在鶯歌區(qū)走上一圈,實際上可窺見的是整個臺灣陶瓷業(yè)的國際拓展能力。在沿街商鋪和巷子里走上一圈,同行者中有人成功淘到了古色古香的日本老鐵壺,把玩之余泡上一壺濃香四溢的普洱茶,有人沉浸在欣賞日本藝術家的后現(xiàn)代作品和沿襲了日式風格的陶藝作品中。在這里,濃郁中國傳統(tǒng)味道的福祿壽喜傳統(tǒng)作品與學院派先鋒藝術家專設的藝術展廳,互為映襯,沖擊和抵擋著欣賞者的內心。鶯歌既有博采眾長的新作,又容得下大量的抽象寫意作品,鶯歌的上空,飄揚著的是本土化、藝術化與國際化的旗幟。

  創(chuàng)造一個近悅遠來的陶瓷圣地,跳出“現(xiàn)在的石灣是否還是石灣?”的爭議,本土化、藝術化與國際化的胸襟首當其沖。同時,看著眼前的鶯歌,誰又能想象,這里同樣只是從一條陶瓷老街發(fā)源。

  與石灣類似,原本這一帶有河流、山林、陶土,豐富的木材資源得天獨厚。當時,勤勞的手工業(yè)者們多從事的是農業(yè)社會時期需要的壇壇罐罐,腌菜用的壇子到魚缸,家庭用的臉盆、祭拜的神像等。在陶瓷大師許朝宗的眼中,鶯歌區(qū)有著讓他們驕傲的200年可考的歷史。尤其是近代,鶯歌的藝術陶瓷、建筑陶瓷、日用陶瓷、衛(wèi)生潔具和精密陶瓷五大類都在鶯歌勃興,大機器生產也使得鶯歌迎來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這種輝煌也一直持續(xù)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然,工業(yè)化的進程也使得鶯歌到處煙囪林立、粉塵污染曾一時之患。

  當佛山人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放眼世界,引入陶瓷生產線猶如引進印鈔機的瘋狂時代來了,在臺灣人的眼中,珠三角世界工廠迅速以低廉的生產成本,搶占了建筑陶瓷業(yè)的市場,這對于臺灣市場的沖擊非常大。一夜之間,鶯歌陷入了迷茫。

  直到后來,鶯歌鎮(zhèn)逐漸有了越來越多的個性化生活陶瓷、創(chuàng)意陶瓷出現(xiàn)。鶯歌的名聲大噪則也正是在其經(jīng)歷了迷茫期、從日用陶瓷向藝術陶瓷轉變之后。現(xiàn)在,鶯歌因為吸引了國際陶藝家“飛入鶯歌”,作品已經(jīng)從單一化變成多元化,由最初的實用轉向藝術。今天的鶯歌,成為游人從臺北必來拜訪的藝術街區(qū)。

  “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辯證的。”在臺灣瓷藝大師許朝宗看來,豐富的工業(yè)遺存是鶯歌歷史的見證之一,時至今日,成功轉型的鶯歌,除了有拿得出手的頂級博物館和藝術家之外,同樣有豐富的工廠產業(yè)留給后人一覽。當年大工業(yè)生產時期的煙筒不能毀掉、廠房不能毀掉、窯爐不能毀掉,這些一并構成了近悅遠來的人們希望看到的豐富元素。

  3

  傳統(tǒng)蛇窯變身陶文化園區(qū)傳承文化基因

  穿過一片開滿花兒的瓜田,駛上綠蔭道,臺灣小火車頗為復古的汽笛聲回響在山林之中,臺灣之行中,記者慕名前往了有著50多年歷史的臺灣水里蛇窯。因為窯長似蛇,又順著山坡堆砌而成,蛇窯因此而得名。與石灣龍窯幾乎類似,不論工業(yè)如何向前發(fā)展,蛇窯一年開窯次數(shù)并不多,但它始終葆有著最傳統(tǒng)的柴燒方式,50多歲的蛇窯依舊燃燒著1200多℃的高溫,并且以臺灣“陶瓷制造業(yè)先驅”的標志性身份吸引著遠道而來的人們。

  “歡迎大家看看我們的蛇窯,看看我父輩當年的工作室,看看母親在墻上留下來的記號,看看日據(jù)臺灣時期留下來的遺跡。”事實上,在建設新的房屋時,蛇窯第三代傳承人林清河曾力排眾議,將父輩們使用的琉璃瓦工作室保留下來,在這里,能夠感受其深厚歷史與傳統(tǒng)的,還有早期制陶所使用的人力沖床,以及不識字的母親在墻上用粉筆記下來的斑駁字跡。

  林清河的兒子、蛇窯第四代傳人小林已經(jīng)從臺灣藝術大學畢業(yè),又開始攻讀工業(yè)設計碩士學位。記者見到這位第四代傳人時,他正在嘗試將葉子的脈絡印制在陶片上,然后上釉燒窯。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講究“天人合一”,從生活中尋找素材,自然與人文的融合、天與人的無縫結合,小林說自己傳承的正是家族父輩們流傳下來的理念。

  從日用陶瓷的量化生產到如今的文創(chuàng)觀光旅游,蛇窯經(jīng)歷了較為穩(wěn)定的轉型期。上世紀80年代,臺灣制陶業(yè)成了名副其實的“夕陽產業(yè)”,當時的林清和堅定地認為,時間的堆砌比金錢的堆砌更好—他開始進行觀光旅游業(yè)的嘗試。

  于是,老窯新開,這里轉型成為一座陶藝文化園區(qū),茶藝室、文物館、景觀園藝等為觀光者提供深度的體驗之旅。塑成形、飾裝飾、練過程、用生活,水里蛇窯為游客們設置了觀光旅游的多種套餐,手捏、拉胚、燒制等全過程體驗下來,需要450元臺幣。“文化產業(yè)一定是衰在百業(yè)之先、興在百業(yè)之后的,而蛇窯是這里文化傳承中最重要的靈魂,從傳統(tǒng)中找創(chuàng)新,從生活中找到素材,一定要關注到自身的地方特色,重新聚集優(yōu)勢。”此后的林清河,樹立起了“陶藝生活化”這一新的理念。

  即便是2008年9月21日的大地震,也成為蛇窯旁邊的9·21地震紀念墻,順理成章成了游客慕名前來蛇窯旅游觀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樣,9·21地震也成了林清河創(chuàng)作靈感、領悟自然力量的來源。他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作品,正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他說,一定要把自己的根扎在泥土之中,世代交替?zhèn)鞒邢氯ァ?/p>

  令人意外的是,筆者在蛇窯還發(fā)現(xiàn)了林先生保存的20年前石灣大師們一行集體到訪蛇窯的照片,“石灣不能丟掉自己的基礎,要站在基礎上、站在傳統(tǒng)上講創(chuàng)新。”與石灣有過交流的林清河這樣建議石灣。而曾經(jīng)在上世紀90年代到訪過水里蛇窯的劉澤棉,作為石灣“劉勝記”的第四代傳人,面對記者的提問,他感慨,劉勝記、甚至是石灣陶藝的標桿人物劉傳故居等等這些,石灣能夠留下的東西太少了。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wǎng)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