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脈絡里,一直綿綿流淌著“尚青”的文化傳統(tǒng)。而青瓷就是“尚青”文化幾乎是最佳的表達載體。
早在商周時期,就誕生了中國最原始的青瓷,歷經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發(fā)展,青瓷到東漢有了重大突破。淄博青瓷以淄川寨里青瓷蓮花尊出土為標志,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南有龍泉青瓷,北有昆侖青瓷”。山東昆侖瓷器公司“昆侖”牌魯青瓷的出現,不僅僅是青瓷文化的傳承,更是對中國“尚青”文化精神的創(chuàng)新。
文化之美
新品魯青瓷2010年4月一推出,旋即被山東省22屆運動會運動員公寓選為接待和展示用瓷,其中兩套建設標準最高房間的餐茶具及陳列瓷全部選用昆侖魯青瓷。省運會之后,這兩個房間還將作為接待淄博尊貴客人的地方長期保留。
世博會期間,140件昆侖魯青瓷梅瓶將作為世博會禮物,贈送給前來參加活動的140名臺灣各學校的校長。
與38年前一出品即廣獲贊譽的魯青瓷相比,新品魯青瓷青翠欲滴,乳潤優(yōu)雅,完全突破了原來略顯厚重的老氣,給人一種說不盡的清新悅目。
1972 年,代表國家當時最高接待水平的北京飯店建成之際,其日式餐廳要配套不同于一般青瓷的陶瓷產品。這一研制任務交給了原淄博瓷廠。新產品試制成功后送到北 京,立刻被采用,隨即下了60萬元的訂單。該產品由于胚體采用了淄博新材質滑石瓷,燒制技術上采用了窯變工藝,既有青瓷的厚重渾樸,又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輕 盈朗潤,當時被定名為魯青瓷。
1982年魯青瓷刻瓷文具在德國慕尼黑三十四屆博覽會上獲得金牌,這是中國陶瓷產品在國際上榮獲的第一塊金牌,1987年滑石質魯青瓷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三十六屆尤里卡國際發(fā)明博覽會上再度榮獲金牌。
1999年廣州白天鵝賓館舉行“紅樓筆會”,當時用的是魯青瓷瓶瓷,參會的眾多文化名人大加欣賞,劉海粟為其寫下“輿古為今”四字;后來,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趙樸初欣然為魯青瓷題詩一首:“光華朗潤魯青瓷,疑有天人捧玉卮,雪沫乳花浮午盞,靜參禪味吃茶時”。
1998年,昆侖瓷器公司接手倒閉破產的原國有重點陶瓷企業(yè)淄博瓷廠。魯青瓷的研制生產重新啟動。
在新品魯青瓷研發(fā)過程中,昆侖瓷器始終堅持一條看不見的文化創(chuàng)新的主線。新品色澤清新淡雅,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要。新品文化表現力更加豐富,目前昆侖公司正在開發(fā)表現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文化精髓的系列作品。
窯變之奇
物以稀為貴。魯青瓷重新詮釋了“稀缺”的含義。
當年北京飯店的60萬元訂單一做就是3年。當時魯青瓷的成品率不到1%,滿滿一窯產品最后挑不出幾件成品。
極低的成品率造就了稀缺,但同時也扼殺了成長空間。從許多名貴瓷種一出生轉即消亡的事實看,缺乏足夠的成品率和穩(wěn)定的燒制技術是其根本原因。
“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鈞瓷的名貴在于其獨特的窯變釉色,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繪,每一件鈞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
“之所以成品率極低,是因為魯青瓷同樣采用了獨特的窯變技術。”業(yè)內人士評價說,所謂窯變是指陶瓷釉色在高溫下演變而成,人力難以控制。魯青瓷的顏色經過三次燒成才形成最后的神奇之色。
為了解決成品率低的難題,昆侖瓷器公司不斷調整用料,改進燒制方式,還去日本名古屋考察,希望能學到一些有用的技術,幾年來先后投資500多萬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系列改進,成品率提高到8%。
有了成品率的保證,一批更大更好的產品得以產生。雙耳馬頭螺紋瓶、方形福壽雙耳瓶、雙耳鹿頭尊高度接近半米,最大直徑達0.4米。從專業(yè)角度講,1360度高溫下,瓶型的增大,帶來的制作難度是幾何級的增加。
人生之蘊
昆侖魯青瓷的新元素在哪里?
新品魯青瓷從品牌精神、品牌內涵、品牌形象等方面做了全新的思考和設計,品牌文化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心靈需求和審美趨向。
生 命力。這是昆侖魯青瓷品牌精神的最新提煉和表達。“青”字的本義給人們以生生不息的感受和期待,魯青瓷表達的“青”是一種集合了人生多種美好元素、沉淀于 心靈深處的生命能量。窯變即升華,升華是更高層次的再生。無論是外在形象,還是內在感知,魯青瓷都在表現一種珍貴的生命力。
文化昆侖。昆侖商標暗合昆侖山的崇高境界。昆侖山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山脈之一,幾萬年前的那場地殼運動不僅造就了氣勢最磅礴的山脈,同時也造就和哺育了中國人精神追求的極點。不屈不撓,莽莽蒼蒼,浩瀚無窮。這樣的精神境界正是持久生命力的表現。
窯 變天成,蘊蓄人生。昆侖魯青瓷的品牌口號催人奮起,發(fā)人深思。這句口號的魅力在于使人在感受生命神奇的同時,追求一種含蓄而富有張力的生活。蘊蓄二字準確 地體現了青瓷的特色與本質,同時也對應著現代人積極而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喜歡“蘊蓄”的人,一定是內心有長遠追求,做事張弛有度,實現目標含蓄有力的一類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