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茶、水的比例隨茶葉的種類及嗜茶者情況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檔茶用量可少一點,粗茶應多放一點,烏龍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應多一點。對嗜茶者,一般紅、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至1:80,即茶葉若放3克,沸水應沖150至240毫升;對于一般飲茶的人,茶與水的比例可為1:80至1:100。喝烏龍茶者,茶葉用量應增加,茶與水的比例以1:30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子,每杯可投茶葉3克沖開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沖開水150毫升。
首先是泡茶用具宜小大不宜大,以瓷器最好,陶器和玻璃皿次之,一般不用金屬茶具,F在有些人喜歡用保暖杯泡茶,其實不科學。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芳香油,在高溫和恒溫的水中,部分芳香油會揮發(fā),香味因而減少,茶堿大量浸出,茶葉色澤變得過深,味變苦澀,甚至還有悶漚的味道,最重要的是降低了茶的營養(yǎng)價值,失去了那份雅哉。
圖:正品宜興紫砂茶壺旭日東升-大師作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紫砂茶具實用價值被很少人所得知,也就漸漸的茶藝也淡了了下去。紫砂茶具的作用慢慢的變化為了文化的傳承和想歷史的記錄者。
瓷庫中國專家沈教授說:當茶藝缺失很多的時候,茶藝文化就成了主流,F在的紫砂茶具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歷代陶藝家挖掘我國陶瓷文化富礦中把握時代脈搏,按照文化藝的規(guī)律,通過泥土的捏制,展示出來的,有著與人類依存的淵源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紫砂茶具已超越了實用功能的束縛,逐步成了物化了的精神藝術品。
聞名中外的紫砂茶具,除具良好的材質外,特別注重外形的裝飾。融書、畫、詩、印諸藝為一爐,又集雕、琢、捏、塑、貼、絞、堆、繪、噴、嵌、釉、漆、鑲、包等諸般制作技藝為一體?芍^出類拔萃,巧奪天工。
紫砂茶具的創(chuàng)制始于北宋末年,興盛于明代正德年間,以紫砂壺最為著名。
宜興紫砂壺的系別可分為:創(chuàng)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別派等。始創(chuàng)者為宜興“金沙寺”寺僧,專摶當地的特產--細陶土加以煅煉,手捏為坯,經幾道工序燒制而成,世代相傳至今。
至明代正德年間,宜興進士吳頤山曾在金沙寺寓居攻讀詩文,時書憧名“供春”者,因閑暇無事,見寺僧在從事紫砂壺生產,就在暗中淘細土制坯仿效。又經自己刻苦鉆研,日積月累,制壺技藝日精,終成為當時最負盛名的一代制壺高手,成為陽羨茗壺“正始”之首。 據說當時供春在寺內學藝時,曾看到寺內一古銀杏樹上有樹癭,形狀古樸,奇拙,就模仿樹癭的造型,用手指捏為形,再用茶匙挖空內壁,做成幾把“樹癭壺”。這一獨樹一幟的紫砂器物,受到當時社會名流、雅士們的認同、欣賞和贊嘆,為其起名曰:“供春壺”,供春遂成為歷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制壺名家。
名家評供春其壺曰:“脫手則光能照面,出冶則資比凝銅”,“供春之壺勝于金玉”。歷代以來,供春壺均為極其名貴之物,名聞遐邇,存世極少,歷代藏壺名家競相搜求而不可得。
供春以后的制壺名家當為董翰、趙梁、元暢、時朋四家。四家之后制壺技藝最高者為一代制壺名家時大彬(時朋之子),時人謂其制的壺“不務妍媚而樸雅堅栗,妙不可思”。 時大彬初仿供春制作大壺,后因人們品茗斗趣之需而改制小壺,并以柄上拇指為標志,流傳之廣,以致人人“幾案一具”。清人陸紹曾見時大彬所造之壺,有名為“六和一”者,即壺身、底、蓋都可分可合,“合之為一壺”、“離之乃為六”,水注其中“滴屑無漏”,可謂匠心獨運,巧奪天工。